<th id="xj2w9"></th>

    <em id="xj2w9"><ruby id="xj2w9"></ruby></em>
  1. <progress id="xj2w9"><pre id="xj2w9"></pre></progress>
  2. <form id="xj2w9"><tr id="xj2w9"></tr></form>

    1. <dd id="xj2w9"><noscript id="xj2w9"><dl id="xj2w9"></dl></noscript></dd>
      <em id="xj2w9"><strike id="xj2w9"></strike></em>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汽車 » 正文

      廣州深圳暗戰電動汽車:政府投資PK市場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05  作者:鑫欏資訊
            廣州人以前要買新能源汽車,大多會選擇去150公里外的深圳,不過10月28日廣州公布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政策后,他們再也不用這么費周折了。

           但要真正拿到補貼,可能還得等兩個月。一些汽車經銷商得到的消息是,廣州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執行要到明年1月1日。廣州發改委相關人士10月30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具體執行時間等公告,相信會很快了。”

            深圳一直在和廣州爭奪華南中心城市的位置,各個產業都在爭奪,特別是國家戰略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兩個城市也暗暗較勁。過去幾年,深圳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積極性和產生的影響上,都比廣州表現更好。在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浪潮中,廣州有些落寞,暗下決心要趕上。

            購車補貼力度是關注的焦點,負責統籌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廣州發改委習慣拿深圳對比,在發布補貼政策當天,廣州發改委總經濟師周青峰稱,這次廣州的補貼是比較高的,標準和深圳一樣。

            對競爭城市而言,新能源汽車推廣不止是政績,更是搶奪未來產業的制高點。在產業上,廣州有廣汽集團和東風日產等傳統汽車企業,而深圳擁有比亞迪、五洲龍、長安PSA等企業,傳統汽車產業規模拼不過廣州。但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可能改變格局,“破局者”深圳積極性更高。地方的產業政策直接影響當地企業的發展,看到深圳的力度,已經推出純電動汽車的廣州本土企業很著急。

            深圳廣州兩重天

            因為廣州補貼政策遲遲沒出來。很多廣州人在附近的4S店看好某款新能源汽車后,才跑到深圳的4S店談價格進行交易,以獲得深圳的補貼。據多家深圳4S店稱,其出售的新能源汽車里,大概有15%-20%的消費者來自廣州。深圳有些4S店的新能源汽車月訂單量已經達到上百輛,優惠幅度也更大,同一款車,深圳比廣州優惠5000元以上。

            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深圳搶走的最大因素,廣州刺激消費的政策一直沒有明確。去年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啟動,地方上報未來三年的推廣任務是,深圳一下報了3.5萬輛,而廣州只報了1萬輛。

            據廣州市社會科學院10月30日發布的《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4)》藍皮書預計,2014年廣州汽車產銷規模有望突破220萬輛,汽車制造業總產值將超3900億元。但根據深圳此前的規劃,2015年深圳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500億元,單單是坪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產值就要過800億元。

            有廣州車企人士分析:“廣州其實是在等待廣州本土的車企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否則地方財政補貼等于給了外地企業。”在廣州今年5月印發的《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中,多次提到各政府部門要和廣汽集團、東風日產配合執行。

           10月,東風日產推出了純電動啟辰晨風,隨后廣汽傳祺也推出增程式電動車。10月28日,廣州發布《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和《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資金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決定按照地方與中央1:1的標準進行補貼。

            2013年國家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為3.5萬元-6萬元,今年首次退坡后為最多補貼5.7萬元,廣州不退坡,仍實行最高補貼6萬元,兩級政府補貼最高為11.7萬元,和深圳的補貼幅度一樣大。

            不過,深圳形成的消費環境已經好于廣州。這讓深圳的車企比亞迪等獲益匪淺,目前有800輛比亞迪純電動e6作為出租車,在深圳運營。廣州的一些企業看到了消費趨勢,在新能源汽車上市時,特意邀請深圳的相關官員參與,希望打開深圳市場。

            接下來拼充電站建設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相對增長很快,據中汽協會統計,1-9月新能源汽車銷售38163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22258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15905輛。

            但具體到各個城市,絕對銷量較高的也只以千輛計算。很多城市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上牌量數據諱莫如深,不愿意公布。深圳和廣州相關人士都沒有透露這一數據,但表示勢頭越來越好。

            地方政府低調的另一個原因是,在中央將對各市的新能源推廣成績將進行考核的大背景下,地方相關負責人壓力巨大,他們更愿意談完善使用環境的基礎設施建設。

            新能源汽車補貼、優惠等措施逐漸完善情況下,未來幾年拼的將是基礎設施建設。廣州在《暫行辦法》中要求增加充電樁建設,規定新建建筑按照不低于18%的停車位比例預留充電設施接口。

            這種比例在國內較高,比如上海是新建小區不低于10%配充電樁,而北京是新建小區的18%比例,而非廣州的新建建筑。但深圳的設想力度更大,要求新建小區停車位和電動汽車充電樁1:1標準配備。

            因為短期盈利難,充電站建設很滯后。對于社會資本參與充電站建設的模式,廣州也參照了深圳方式:社會資本可獲得充電設施建設補貼,規定原則上可給予投資額(不含土地費用)30%的補貼。

            今年深圳幾乎暫停了充電站建設。南方電網分公司過去幾年在深圳建成了7座充換電站,但去年一年的虧損額達到1300萬元,相當于平均每個充換電站每年虧損186萬元。“深圳整體發展是走在全國前列的,這么多年的探索我們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沒有盈利模式,談建設目標是空談。”深圳政府相關人士說。

            據其透露,深圳現在還沒有正式公布未來充電站建設模式,但已經有詳細的規劃,比如建設以引入社會資本為主,已經充分考慮其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通過電價差價盈利,方案已經在走程序,不出意外很快會出臺。”

            與深圳的市場化推進不同,根據其推廣私人購買的任務量較小,很多新能源汽車用于公共領域,廣州很可能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其在《暫行辦法》中明確要求明年年底前建成105座充電站,這將超過深圳速度。但其對中長期的建設模式仍不清晰,廣州相關人士在回答由誰來建時稱,政府、汽車企業、社會資本和電網都可能參與進來。
       
      關于我們: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縮寫:CIAPS) 是由電池行業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協會成立于1989年12月,現有550多家會員單位,下設堿性蓄電池與新型化學電源分會、酸性蓄電池分會、鋰電池分會、太陽能光伏分會、干電池工作委員會、電源配件分會、移動電源分會、儲能應用分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和電池隔膜分會等十個分支機構。
      本會專業范圍包括:鉛酸蓄電池、鎘鎳蓄電池、氫鎳蓄電池、鋅錳堿錳電池、鋰一次電池、鋰離子電池、太陽電池、燃料電池、鋅銀電池、熱電池、超級電容器、溫差發電器及其他各種新型電池、電池系統解決方案,以及各類電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產設備、測試儀器和電池管理系統等。

      關鍵詞: 廣州 深圳 電動汽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資訊瀏覽
       
      網站首頁
       
      AV播放在线
        <th id="xj2w9"></th>

        <em id="xj2w9"><ruby id="xj2w9"></ruby></em>
      1. <progress id="xj2w9"><pre id="xj2w9"></pre></progress>
      2. <form id="xj2w9"><tr id="xj2w9"></tr></form>

        1. <dd id="xj2w9"><noscript id="xj2w9"><dl id="xj2w9"></dl></noscript></dd>
          <em id="xj2w9"><strike id="xj2w9"></strik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