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四川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洽談會上,綿陽簽訂了合作協議7個,簽約金額158.8億元。其中,在綿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簽約儀式上,簽訂了中國高科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天津力神動力電池等項目,川汽集團將在綿陽打造一個年產12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綿陽生產基地,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這標志著綿陽西部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建設的正式啟動。
綿陽市市委常委顏超表示,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我市優勢產業之一。目前全綿陽市共有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44戶,近兩年新增汽車及零部件類科 技型中小企業25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川汽集團年產12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綿陽生產基地已全面建成,今年年底將實現整車量產,這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新 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同時,該公司已有4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電動汽車即將面世。
另外,除了天津力神、中國高科公司,還有很多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落戶綿陽。英志新能源已形成生產續航里程達380公里的大功率車用鋰電池產能,技術水平國內一流;天明科技已建成年產800噸鋰電池核心材料生產線,產品綜合技術指標國內領先。中富集團與綿陽合作投資15億美元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產業園已 啟動前期工作等。
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綿陽還將加快建設充電樁、換電站等基礎配套設施,組建新能源電動汽車服務公司,推動川汽純電動公交車進入國內各大城市,帶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及服務模式創新。
顏超表示,力爭用3-5年時間,把綿陽建設成為集研發、制造、檢驗檢測、展示體驗于一體的中國西部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2020年,綿陽實現年生產整車30萬輛,培養關鍵零部件和材料配套企業100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