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2021年,歐美系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以LG、SK等為代表的韓系電池企業以軟包鋰離子電池為主打產品隨之產銷兩旺,因此對DNP、昭和等日系鋁塑復合膜企業的供應能力帶去極大考驗,致使這些日企對中國市場的供應能力大大削弱。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韓系電池廠家的鋁塑復合膜需求量大約0.9-1.2億平方米,DNP滿產可以供應大約0.8億平方米,昭和滿產供應0.3-0.4億平方米,韓系電池制造商采用小部分韓國本土鋁塑復合膜。
同期在中國國內,同樣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軟包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呈幾何級增長,以比亞迪、孚能、捷威、多氟多等國內多個軟包電池生產商紛紛大力擴產,對鋁塑復合膜的需求增幅甚至超過了LG、SK等傳統軟包鋰離子電池企業。
在此背景下,中國鋁塑復合膜企業紛紛大力擴產,加快技術迭代,全力趕超日企產品并爭奪國內鋁塑復合膜市場。目前,國內從事鋁塑復合膜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超過了20家,國內企業鋁塑復合膜的產能接近3億平方米(含規劃中)。預計到2025年,全球鋁塑復合膜市場需求將達到7億平方米。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對2021年全球軟包裝鋰離子電池用鋁塑復合膜市場需求的分析,全球總需求量約為3億平方米,2021年我國企業鋁塑復合膜的銷量超過1億平方米,國內鋁塑復合膜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三分之一,其中:
上海紫江:
作為一家工信部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鋁塑復合膜產品的研發及規?;a,打破進口產品在我國鋁塑復合膜市場的壟斷格局,公司鋁塑復合膜產品能夠廣泛應用于3C數碼、動力和儲能等領域,2021年銷量達到2218萬平方米,在國內企業中銷量排名第一。其中,動力儲能類產品接近六成。
新綸科技:
2016年8月通過收購日本T&T鋁塑復合膜業務直接進入國內鋁塑復合膜市場。此后,公司迅速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并自主研發了幾十項鋁塑復合膜相關的專利技術,其完整全面的專利包、先進的日本進口定制化設備、獨特的技術處理保證了產品優異的性能及品質,奠定了公司的行業地位。2021年銷量2100萬平方米,在國內企業中銷量排名第二。2021年營業收入超過5.2億元,在國內企業中營業收入排名第一。
卓越:
新產線獲得高端消費類客戶及動力、儲能類客戶的認可,產品順利切入以上市場,并將迅速提升占有率。2021年銷量1148萬平方米,其中以數碼類產品為主。
明冠新材:
經過近10余年鋁塑復合膜及其材料研發,已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鋁塑復合膜,干熱法制備工藝,形成了自有的鋁塑復合膜核心技術體系。2021年,鋁塑復合膜銷量588萬平米,其中動力儲能類產品約占65%。
隨著近年來國產鋁塑復合膜競爭力的持續走強,日系產品在中國市場已呈逐步退出的態勢,DNP、昭和等企業在中低端數碼市場已經全面放棄,高端數碼市場也已進入被全面替代的局面。
綜合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兩年將是鋁塑復合膜國產化的爆發期。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2022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