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rgus的信中可以看到,歐洲電池回收協會(European Battery Recycling Association)、歐洲地熱能協會(European Geothermal Energy Council)、歐洲蓄電池協會(Eurobat)、歐洲有色金屬協會(Eurometaux)、Euromines、國際鋰協會(International Lithium Association)以及Recharge等組織對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風險評估委員會提出的對三種鋰化合物進行分類的建議表示“深切關注”。
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歐洲化學品管理局的一個提議,將碳酸鋰、氯化鋰以及氫氧化鋰列為對人體健康有危險的類別。然而業內人士表示,該提議所依據的科學證據并不充分。預計將在2022年末或2023年初做出最終決定。
信中還表示,“歐洲正處在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需要促進對全電動汽車電池價值鏈的新投資。目前,迫在眉睫的挑戰是確保電池金屬的安全,這些金屬在未來15年將非常短缺。”
“不正當的鋰鹽分類將是一個危險信號,將給那些希望對歐洲精煉和回收能力進行長期投資的各大公司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對競爭市場做出延誤或不同投資決策的風險。”
提議并沒有禁止進口鋰,但如果獲得批準,由于對加工、包裝和儲存的規定更加嚴格,將增加加工成本。根據這七個行業團體的表示,這可能“為那些未遵守[化學品登記、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的國家的工業提供生產和使用這些鋰鹽的競爭優勢,因為這些國家對健康和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那么雄心勃勃,并為采用具有競爭地區所沒有的新要求的新風險管理措施打開大門”。
信中表示,這項法規將導致對鋰的污名化,鋰被指定為一種關鍵原材料,這將對歐盟接受新項目產生負面影響。
這一舉動在科學上是不合理的,而且會使歐洲在鋰提煉方面對中國的高風險依賴延續下去。這將對歐盟的綠色能源轉型產生寒蟬效應,而至關重要的是,英國政府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英國綠色鋰(green Lithium)創始人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告訴Argus。“英國的機會是在這一領域獨立行動,吸引長期投資,投資于更有利的英國精煉和回收能力。”
一些歐洲原始設備制造商與鋰電池供應鏈公司以及研究機構已經對歐盟表示擔憂。鋰生產商美國雅寶(Albemarle Corp)表示,如果鋰被認為有毒,他們或許會關閉德國Langelsheim工廠。
還有,生廠商Vulcan Energy表示,該提議是“基于對分類標準的錯誤解讀,沒有充分考慮有關這一主題的最新研究”。
歐盟預計,到2030年,歐洲大陸的電動汽車數量將達到3000萬輛。為了滿足需求,需要生產同等數量的電池,因此獲取原材料變得至關重要。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楊柳翻譯
2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