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0年,新能源發電并網配套儲能、5G基站備用電源儲能市場增速明顯,帶動用戶側和發電側儲能在電化學儲能市場占比提升。據鑫欏資訊統計,2020年國內鋰電儲能裝機約16.2GWh,同比大幅增長146.2%,在電化學儲能占比提高至93%以上,預計2021年鋰電儲能裝機需求達25.2GW和,同比增長55.6%。
2020年國內鋰電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6GWh
2020年國內電化學儲能應用場景包括發電側、輔助服務、電網側及用戶側。對比2019年儲能下游應用占比,2020年用戶側仍然是最大應用下游,占比達54%較19年增長3%,應用領域中增幅最大的是發電側,儲能裝機占比由19年的27%提高至34%,增長7%。而電網側裝機占比大幅下滑,較19年下跌10%。
2020年,新能源發電并網配套儲能、5G基站備用電源儲能市場增速明顯,帶動用戶側和發電側儲能在電化學儲能市場占比提升。據鑫欏資訊統計,2020年國內鋰電儲能裝機約16.2GWh,同比大幅增長146.2%,在電化學儲能占比提高至93%以上,預計2021年鋰電儲能裝機需求達25.2GW和,同比增長55.6%。
2020年國內鋰電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6GWh
2020年國內電化學儲能應用場景包括發電側、輔助服務、電網側及用戶側。對比2019年儲能下游應用占比,2020年用戶側仍然是最大應用下游,占比達54%較19年增長3%,應用領域中增幅最大的是發電側,儲能裝機占比由19年的27%提高至34%,增長7%。而電網側裝機占比大幅下滑,較19年下跌10%。
圖1 2019-2020年國內新增電化學儲能占比統計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國家及各地新能源配套儲能鼓勵政策推動。2020年新能源發電側儲能累計裝機量預計達到4.89GWh,占電化學儲能總裝機量25.6%,對應鋰電儲能裝機達4.27GWh,占鋰電儲能總裝機量的26.4%。
2、2020年國內5G基站建設進入高峰期,成為鋰電儲能行業的一個重要增量市場。據工信部統計,截至11月底,國內新增5G基站58萬個,新建5G基站帶來的備用電源鋰電儲能需求將達到7.45GWh,占總裝機量的46.1%。
3、隨著國內工業用電需求不斷增大,2020年全國多省調整峰谷價差推動用戶側儲能發展。僅江蘇省用戶側儲能累計裝機量約0.9GWh,全國用戶側儲能需求潛力高達961.64GWh。
在2020年儲能發展的良好局面下,2021年國內儲能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我們認為,2021年國內鋰電儲能裝機主要的增長點來自:
(1)新能源發電在電力系統中滲透率將持續提高,配套儲能裝機增速提升,預計2021年新能源發電側鋰電儲能裝機量約7GWh,同比2020年增長62.1%。
(2)2021年5G建設將全面提速,全國有望新建5G基站超過100萬個,預計基站用鋰電儲能裝機需求約11.32GWh,累計裝機量同比增速將達133%。
(3)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電網側調峰調頻儲能裝機規模繼續增長,預計2021年國內電網側調峰調頻鋰電儲能裝機量約2GWh。
(4)2021年在多省出臺政策拉大峰谷價差推動,國內用戶側鋰電儲能需求潛力將加速釋放,預計2021年國內工業用戶側鋰電儲能裝機同比增速達35.4%。
1、國家及各地新能源配套儲能鼓勵政策推動。2020年新能源發電側儲能累計裝機量預計達到4.89GWh,占電化學儲能總裝機量25.6%,對應鋰電儲能裝機達4.27GWh,占鋰電儲能總裝機量的26.4%。
2、2020年國內5G基站建設進入高峰期,成為鋰電儲能行業的一個重要增量市場。據工信部統計,截至11月底,國內新增5G基站58萬個,新建5G基站帶來的備用電源鋰電儲能需求將達到7.45GWh,占總裝機量的46.1%。
3、隨著國內工業用電需求不斷增大,2020年全國多省調整峰谷價差推動用戶側儲能發展。僅江蘇省用戶側儲能累計裝機量約0.9GWh,全國用戶側儲能需求潛力高達961.64GWh。
在2020年儲能發展的良好局面下,2021年國內儲能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我們認為,2021年國內鋰電儲能裝機主要的增長點來自:
(1)新能源發電在電力系統中滲透率將持續提高,配套儲能裝機增速提升,預計2021年新能源發電側鋰電儲能裝機量約7GWh,同比2020年增長62.1%。
(2)2021年5G建設將全面提速,全國有望新建5G基站超過100萬個,預計基站用鋰電儲能裝機需求約11.32GWh,累計裝機量同比增速將達133%。
(3)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電網側調峰調頻儲能裝機規模繼續增長,預計2021年國內電網側調峰調頻鋰電儲能裝機量約2GWh。
(4)2021年在多省出臺政策拉大峰谷價差推動,國內用戶側鋰電儲能需求潛力將加速釋放,預計2021年國內工業用戶側鋰電儲能裝機同比增速達35.4%。
圖2 2020-2025年國內鋰電儲能需求預測(GWh)

數據來源:ICC鑫欏資訊
僅考慮電網側調峰調頻、新能源側配套儲能、5G基站側需求將超過20GWh,加上其他用戶側儲能、輔助服務等領域儲能需求,預計若按0.7元/wh計算,2021年市場空間可達175億。
從鋰電儲能系統電池路線來看:
(1)國內已運行的電網側儲能項目——目前主要采用磷酸鐵鋰和三元兩大主流路線,其中“火電+儲能”模式調頻項目主要集中在睿能世紀和科陸電子兩大企業,科陸電子傾向于磷酸鐵鋰電池,睿能世紀選擇路線多樣,包括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等。
(2)國內已投產運營的電源側儲能項目——多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綜合考慮鋰電池性能及儲能的度電成本,未來磷酸鐵鋰電池仍將是鋰電儲能項目中首選電池路線。
(3)從三大運營商5G基站建設規劃及招標項目要求來看,目前磷酸鐵鋰電池成為基站備用電源儲能電池最優的選擇。業內人士表示,降低成本提升安全對5G基站儲能建設至關重要,建議第一需要引入高安全、高比能、體積小、重量輕、長壽命與智能化設計的磷酸鐵鋰電池;第二引入刀片式電源,便于節省空間實現低成本可靠運行。2021年磷酸鐵鋰電池仍是5G基站儲能應用領域的首選。
2020年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南都電源、天能等動力電池企業,在儲能市場大放異彩,未來在儲能電池市場中仍是主力軍。鑫欏資訊預測,2021年磷酸鐵鋰電池在國內鋰電儲能項目中應用份額繼續提升,預計2021年國內磷酸鐵鋰電池儲能裝機量約25GWh,同比增長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