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受美伊繼續交惡影響,原油、黃金期貨價格上漲,地緣政治風險對油氣產品影響尤為明顯。減輕對石油的依賴,找到清潔高效的能源對我國來說是長期戰略。說到氫能、新能源這些字眼,很多人會聯想到燃料電池汽車,最近時下最熱門的、可能是風口的產業,到底是怎樣的?小編這就帶您一起走進氫能的世界。

氫能產業鏈之上游篇:氫氣的制備
縱觀日趨完善的氫能源產業鏈,上游是氫氣的制備,主要技術方式有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電解水和光解水。全球來看,目前主要的制氫原料96%以上來源于傳統的化學重整(48%來自天然氣重整、30%來自醇類重整、18%來自焦爐煤氣,4%左右來源于電解水。
縱觀日趨完善的氫能源產業鏈,上游是氫氣的制備,主要技術方式有傳統能源的熱化學重整、電解水和光解水。全球來看,目前主要的制氫原料96%以上來源于傳統的化學重整(48%來自天然氣重整、30%來自醇類重整、18%來自焦爐煤氣,4%左右來源于電解水。
根據氫氣的原料不同,主要分為五種技術路線:氯堿工業副產氫、電解水制氫、化工原料制氫、石化資源制氫和新型制氫方法等。制氫的原料主要有天然氣、石油、煤和甲醇等,制氫成本從低到高為,煤氣化<天然氣<甲醇<水電解。

相對于石油售價,煤氣化和天然氣重整已有利潤空間,而電解水制氫成本仍居高不下。
目前我國主流的氫氣來源為焦爐煤氣制氫,這里你會奇怪天然氣重整和醇類重整的占比明顯高于焦爐煤氣,除了焦爐煤氣制氫成本低之外,還會有什么原因?經過小編的了解,通常石化重整副產氫氣會用于再生產,整個重整裝置/聯產裝置會達到氫平衡和熱平衡,且像是聯產裝置通常自產氫氣供不應求,亦是通過焦爐煤氣制氫供生產使用。對此小編與有關人士進一步溝通了解,企業副產氫氣多不單獨計算成本和營收,原因是排空有風險,儲運難度大,短期內很難將氫氣作為商品進行銷售。既有氫能難以利用,這也增加了加氫站建設的難度和成本。
有機構認為,焦爐煤氣所制得的氫氣純度不高(含硫),且制氫的過程耗時長、對環境造成污染,如果再經過脫硫脫硝的步奏則增加了制氫的成本。在現階段,選擇成本較低、氫氣產物純度較高的氯堿工業副產氫的路線,已經可以滿足下游燃料電池車運營的氫氣需求。據測算,全國范圍內的氯堿工業制取的氫氣不小于76萬噸/年的產能,可供34萬輛燃料電池物流車使用一年,或者可供243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使用一年。
有機構認為,焦爐煤氣所制得的氫氣純度不高(含硫),且制氫的過程耗時長、對環境造成污染,如果再經過脫硫脫硝的步奏則增加了制氫的成本。在現階段,選擇成本較低、氫氣產物純度較高的氯堿工業副產氫的路線,已經可以滿足下游燃料電池車運營的氫氣需求。據測算,全國范圍內的氯堿工業制取的氫氣不小于76萬噸/年的產能,可供34萬輛燃料電池物流車使用一年,或者可供243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使用一年。
北汽福田副總工程師魏長河認為,對于燃料電池來說,現在配套基礎設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需要政府以及行業機構以及專家盡快推進立法和相應的技術標準以規范。制氫的方法和方案比較多,而目前燃料電池汽車使用最大瓶頸和最大的障礙是缺乏加氫站。
未完待續。。。下一篇將介紹氫氣儲運&加氫站建設規劃。
信息收集整理:鑫欏資訊 趙冰
部分資料來源:Hydrogen analysis resource center
魏長河 《全產業鏈布局——燃料電池客車發展情況及技術發展趨勢》
聲明:由于學識有限,文中難免有所疏漏,歡迎業內人士指正。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