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鈣鈦礦太陽能產業是國際高科技產業競爭焦點。因其高效率,低成本,且制備工藝簡單,而成為太陽能電池行業最具顛覆性的競爭者之一。同時,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制備工藝已經成為制備柔性、輕質、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首選。
“在太陽能電池領域,晶硅太陽能電池和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二者融合發展,各取所長,可能是今后太陽能電池發展的方向。”吳朝新介紹說。“目前戶外運動愛好者使用的充電設備比較笨重,不方便攜帶。假如使用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人們在戶外想要給手機或其他設備充電時,只需要攜帶一個名片大小的電池,打開后只有A4紙張大小,很快就能給手機充好電。”
超薄、超輕、柔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以滿足航空航天中的臨近空間裝備、野外軍事信息化裝備、陽光動力無人機、高空探測裝備以及如手機等種類繁多消費類電子產品的一些特別需求。
3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電子系吳朝新教授在2019年西安交大首場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的團隊研制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前實現玻璃基板鈣鈦礦電池效率突破22%,柔性器件效率突破19%。
據了解,獲得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曾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做過博士后研究工作和美國北卡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及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的吳朝新自2013年開始進入鈣鈦礦電池領域,至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研究與產業化技術探索方面均取得重要,發展了獨特的方法與專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