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李一男對于小牛電動車的續航、安全、價格、智能化、營銷及市場作了全方位的披露,然而其披露程度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將許多具體細節上的懸念留在6月1日北京798的發布會上。
天使輪加A輪總融資達5000萬美金的牛電科技成立不到一年,志在打造“最牛”的兩輪電動車,而即將推出的第一代產品也是喊出了“鋰電革命”、“設計革命”、“體驗革命”的口號。
續航、安全、價格三部曲
電池技術提供的續航能力是既是電動車發展關鍵。鋰電池發展至今有23年的歷史,這期間,無論是能量密度還是放電品質上,都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李一男看來,鋰電革命也是技術創新浪潮下電動踏板車的新機遇,“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夠推動中國電動踏板車的鋰電革命,不管在續航、充電、品質還有技術的各個方面都有突破性的發展。”
至于小牛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和其他參數,以及專利方面,李一男并未透露具體數字,這也成為六一發布會讓人期待的懸念。
出于對電動車政策法規方面的考量,在最高時速受限的情況下,“帶來更多用戶的駕駛體驗,駕駛的愉悅感,這是我們非常追求的一點,而真正的愉悅是可控制的速度變化,包括電機控制器等,都是我們自己開發的。”
而在大家最為關心的價格上,依舊為接下來正式發布會進一步留下懸念。李一男肯定地說:“我們一定是物超所值”。
智能化及設計革命
互聯網思維做智能化硬件無疑也是當下一大潮流。在智能化方面,李一男坦然表示,小牛電動車的智能化有一部分是當下現實需要的,另外的,還需未來有待與用戶共同挖掘,如騎行路線、騎行車友等等。
目前,小牛電動車的智能化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防盜問題;第二,車輛本身的行駛狀況。小牛電動車的定位是作為城市主要人群最重要的交通輔助工具,“我們提供大家多一種選擇交通出行的方式。”
作為一個體驗性的產品,李一男認為兩輪電動車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此他表示:“凡是跟我們設計有關系的專利,我們不打算跟別人共享。但是,其他的基礎科技的專利,我們無所謂。”
據了解,小牛電動車是業界首款將四輪汽車的開發標準移植到兩輪電動車上的產品。技術與設計的完美融合為高品質的先天要素,小牛電動車的“跨界”是否能帶來驚喜只能“六一見”了。
電商營銷及O2O維修
我們知道,傳統電動車由于加上三四十公斤的酸鉛電池,整個電動車得有80-90公斤重,這就使得其銷售方式只能局限于,將產品先發運到線下門店,焊接組裝電池后再有門店發運給用戶。而小牛電動車只是一個包裝盒,直接送貨上門,“送貨的人可以負責幫你拆箱,打開箱子,就可以直接使用,完全不需要用戶自己安裝!”
“我們就是電商銷售,沒有別的渠道。”李一男說,:“但是我們會簽3000家O2O的維修店進行配件維修,不是我們自己建的,其實那個維修店本來就在這里,只是我們培訓他們,并把配件提供給他們,然后這些O2O的店幫助我們維修。”
至于未來在銷量和產能方面的預期,李一男表示:“這個市場很大,我們要走銷量就沒意思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給客戶帶來額外的附加價值,真正做到物超所值。”
負責整車和零部件生產的江蘇常州自建工廠近2萬平米,占地50畝,擁有4條全自動生產線,2條全自動測試流水線。談到產能,“剛開始還有一段過程,真正跑起來會怎么樣我還不太清楚。”李一男坦言,不過“ 我們不搞饑餓營銷,工業產品的特點就是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需求。”
對于記者提出的,小牛電動車對于用戶來說其銷售亮點側重于設計、續航、價格還是智能化等哪個方面,李一男表示即將到來的六一發布會會揭曉。